基本解释
● 茬
chá ㄔㄚˊ
◎ 庄稼收割后余留在地里的短茎和根:茬子。麦茬。
◎ 同一块田地上庄稼种植或收割的次数:头茬。
◎ 短而硬的头发、胡子:胡茬子。
英文翻译
◎ 茬
stubble batch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茬
茌 chá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艸,在声。( chí)本义:草茂盛的样子)
(2) 栽培植物(如麦子、玉米、苜蓿、豆或草)收割后余留的残株 [stubble]。如:麦茬
(3) [量]∶指在同一块地上,农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 [crop]。如:这块地里一年种几茬
(4) 一批,一组[人或事物] [batch]。如:又一茬新人成长起来了
汉语字典
[①][chá]
[《集韻》鋤加切,平麻,崇。]
亦作“茌1”。
(1)斜砍;劈削。
(2)农作物收割后残留在地里的根茎。
(3)指没有剃净或剃后复生的须发的根。
(4)指在同一块地上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。
(5)引申为排行;辈分。
(6)碴儿。指提到的事或刚说完的话。
(7)犹岔子。事故;错误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側持切,上平7之,zhī,止開三平之莊
[粤 语]:ci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茬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028第19【韻會】仕之切,音馳。【說文】草貌。 又地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東郡茬平。【應劭註】在茬之平地者也。 又【廣韻】側持切,音湽。義同。 又姓。見【集韻】。 又鋤加切,音槎。斫木。【魯語】山不茬蘖。字从艸。◎按茬字,《後漢書》《水經注》皆从仕,宋祁曰:當作荏,今茌茬荏𠀤存。茬字从艸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