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● 鳟
(鱒)
zūn ㄗㄨㄣˉ
◎ 〔鳟鱼〕体侧扁,形略似鲑鱼,全身有显著的黑点。常栖海中,夏季上溯于河产卵,秋末又入海。肉可食,为养殖的名贵鱼种。
◎ (鱒)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鳟
鱒 zūn
〈名〉
(1) 鳟鱼 [brown trout]
鳟,赤目鱼也。从鱼,尊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鮅鳟。——《尔雅》。
(2) 亦称赤眼鳟,红眼鱼。原产于欧洲溪流中的常见鱼 (Salmo trutta ),现已见于全世界很多地方,绝大部分是留居在清冷的淡水区;由于颜色鲜丽,肉味芳美
汉语字典
[①][zūn][zùn]
[《廣韻》才本切,上混,從。]
[《廣韻》徂悶切,去慁,從。]
“鳟1”的繁体字。
(1)赤眼鳟。亦名红眼鱼。鱼纲鲤科。体延长,前部圆筒形,后部侧扁,银灰色,眼上缘红色,每鳞片后具一小黑斑,尾鳍叉形。为生活于淡水中的常见食用鱼类,可供养殖。
(2)虹鳟。鱼纲鲑科。体延长,侧扁,长约三十厘米。色鲜艳,背面和鳍暗绿色或褐色,有小黑斑,中央有一红色纵带。原产美国,后移殖于我国东北及朝鲜、日本与欧洲各国。生活在河流湖泊中。
音韵参考
[平水韵]:上声十三阮
[粤 语]:cyun5zyun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 【亥集中】【魚字部】 鱒; 康熙笔画:23; 页码:页1480第51【廣韻】才本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粗本切,𠀤蹲上聲。【說文】赤目魚也。【爾雅·釋魚】鮅鱒。【註】似鯶子赤眼。【疏】鮅,一名鱒。【陸璣·草木蟲魚疏】鱒似鯶魚,而鱗細於鯶,赤眼。【詩·豳風】九罭之魚,鱒魴。【傳】大魚也。又【五音集韻】士晚切,音撰。又柱兗切,音篆。義𠀤同。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徂悶切,音鐏。魚名。又魚入泥。又【五音集韻】士戀切,音饌。義同。